黄丽娟每周都要计算着时间,给家里人打电话。
回到学校后,天色还早,黄丽娟没有上楼,而且拨通了回家的电话。
“嘟——嘟——”电话接通后,一直没人接听,黄丽娟正打算挂掉电话时,对方传来了一阵稚嫩的声音。
知道是黄丽娟打来的电话后,黄立峰兴奋的问候了起来,接着埋怨黄丽娟好久没来电话,以至于自己都快忘记她了。
黄丽娟也没有嫌弃,安安静静的听着黄立峰说完了自己的趣事。
许久没有听到黄立峰的声音,黄丽娟才开口问道:“怎么不说了?”
黄立峰进门的时候,刚好听到了黄丽娟的声音,开口回道:“我刚刚说话累了,就去倒了一杯水。”
黄丽娟怕黄立峰再接着说个没完没了,连忙插口说道:“渴了就多喝水,爸妈都不在家吗?”
“在家的,他们刚送走了陆有恒哥哥,现在在家里休息。”
“陆有恒去我们家了吗?”黄丽娟多问了一句。
“对啊,陆哥哥来了,他还给我带了玩具,还在我们家住了好几天呢!”
黄丽娟心里有了猜测,应该是他有意愿投资黄家铺子了:“小峰,你去喊爸过来接电话。”
黄立锋应了一声,就跑了出去。
黄立锋喊人的空挡,黄丽娟开始思索起了陆有恒的来意。
之前在港城的时候,陆有恒看到港城的大老板用传呼机交流,很是动心,但大陆没有传呼台,陆有恒也只能作罢。
不过,陆有恒却有心思做电子方面的生意。他一开始倒卖磁带,收音机,也是为了积累金钱,给研究现金的电子设备打基础。
可这个行当虽然是暴利,但这个年代,大家的生活都不富裕,能买的起这些东西的人家不多,短时间内很快就打到了饱和。
为此,陆有恒就在魔都的市场寻找挣钱的买卖,来代替倒卖电子产品,积累资金。
陆有恒很快就发现,现在的人们手里有钱了,也开始注重穿衣和吃饭。
这两样都是人们日常能负担的起的,属于薄利多销。
在四人的商议之后,就有了这方面的心思。
开服装店可以先用别人的货,满满的在开展自己的平台,可吃食就不一样了,单开一个店铺卖吃食,货物过于单一,不利于吸引客人,而且最好是能做到现做现卖,太过于麻烦。
最为简捷的方法,就是用一家工厂生产,然后和百货商场、供销社合作,将食品远销各地。
而自己开办一家食品厂,有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,不适合陆有恒四人现在的状况。
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一家合适的食品厂进行投资,只需要出钱,就可以赚到分红。
黄丽娟知道陆有恒有这想法之后,就提出了投资黄家小铺的建议。
黄家铺子现在的发展很好,也打出了名声,并逐渐成了小县城的一个特色。
但是由于食品保质期短,易碎,限制了铺子进一步的发展
以黄丽娟自己的能力和财力,购买到合适的机器不成问题,但是她没有那么多的心思去参与管理。
黄丽娟对于黄家铺子的规划并不只是简单的食品铺子,而是能成为一个远销各地的品牌,成为一种标签。
而自己家人的学识限制了他们的发展,相对而言有能力的黄丽婷现在还小,等她长大还需要很长的时间。
现在的发展日新月异,真要等黄丽婷长大再开始打开市场,那时候,黄家小铺就已经被淘汰了。
如果陆有恒能够帮忙解决机器设备的问题,再用现在已经打好的生意网帮助销售,黄家铺子很快就能成长起来,成为食品行业的领头羊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黄丽娟的提议也让陆有恒很动心,这是一件共赢互利的事,双方都有好处。
不过,在商言商,陆有恒不能因为和黄丽娟关系好,就直接进行投资,所以这事就暂且搁置了下来,等他实地考察后,再做决定。
没过多久,电话里就传来了黄国安的声音。
黄丽娟迫不及待地问道:“爸,陆有恒是回去察看作坊的运营状况吗?”
“对,他回来之后,先是去作坊看了两天。你还别说,这小子看起来不像是干活的料,可真的做起事来,却一点也不含糊,和作坊里的工人们聊天,很会拉关系。”
“他除了在作坊察看,还有做其他事吗?”
“他还看了我们作坊的账册,我按照你的要求,把账本都整理好了,应该没什么问题。”
“那他看完之后,有说什么吗?有没有说对我们铺子有兴趣?”
“当然有,我们连合同都签好了,他说一个月后,所有的机器就能到位。还留下一笔钱,要我赶紧开始盖新的厂房。”
黄丽娟被这么一提醒,想起了厂房的事,黄家作坊现在都挤在一个不大的院子里。如果要引入机器,就需要有更大的空间进行安置,所以,修建一个厂房就是重中之重。
不过,现在这个年代,土地都是国家的,人们只有使用权,没有买卖权,黄家需要搞到一块合适的地皮。
黄丽娟思索片刻后说道:“爸,你明天去县政府一趟,看能不能弄一块空地。如果政府的人不同意出售,就先商谈租赁。”
“如果政府同意了,你就那现有的资金尽可能租到最多的地。而且,这个租赁要签合同,要有公证人在场。”
“以后的政策变化谁也预想不到,你最好在合同里增加一条优先权,如果后期土地有买卖的权利,现在租赁的这片土地,我们家有优先购买权。”
喜欢重生八零之再爱你一次请大家收藏:重生八零之再爱你一次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