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洁小说网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页
目录 | 设置
下一章

第54章 上元灯会(2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李恪他们不停的在人群之中穿梭,周围形形色色的花灯着实吸引了这群皇子王孙的目光。有些人还是第一次出宫,更何况还是在上元节。

就连李恪也沉浸在这种氛围中,不得不说,大唐的节日氛围十分的浓烈。虽说后世科技发达,能够远隔千里的交流,看到彼此,但是总是感觉冷冰冰的,见面除了早已习以为常的寒暄,也没有什么,缺少了节日最重要的东西,人情味。

没有了人文主义内涵一切东西都是冷冰冰的。

由于人太多,李恪他们直接分成了两队,每队分别由一名太监和六个金吾卫护卫,安全也不用太担心。

李恪这队有长孙徽柔,李泰,李愔李佑等。由于李恪平时也没怎么出门,只能尽量往人多的地方去看看,毕竟人多的的地方才热闹。

唐代上元节的习俗主要有六种。

观灯。

迎紫姑,紫姑又名“厕神”,有预知未来的本领。古人默默将自己的心事说与紫姑听,有助于愿望的达成。

祭祀蚕神,传说蚕神是黄帝的妻子,每逢上元节,都会由宫中的皇后祭祀蚕神,民间亦祭祀。据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载:南朝时期,正月十五当天,养蚕的家庭会做好豆粥,在上面加一些油膏、糕糜之类的东西,放在门口祭祀蚕神。希望蚕神能够护佑他们一年的顺利生产。

耍百戏,百戏出自汉朝,最早是指人们扮成动物的一种游戏。到后来后来,演变成舞龙舞狮的大型游戏,十分壮观,为上元节增添热闹气氛。

夜游之俗,唐朝时期,夜游之俗包括游玩和观灯,即可以说是娱乐,也可以说是表达情感。唐朝实施严苛的“宵禁”政策,黄昏时候街鼓声一响,百姓都必须返回自己的“坊”内,不得外出,否则会被官府抓走问罪。但到了正月十四当天夜里,会取消宵禁一日,百姓可以出来夜游。

踏歌,踏歌是一种歌舞的提现,将歌曲和舞蹈相结合,可以为节日增加氛围。《旧唐书》记载,唐玄宗上元节的时候场面非常宏大,城中百姓纷纷踏歌助兴,连宫外的长安县和万年县也都参与其中。

由此可见,唐朝的上元节十分丰富,比起后世的吃元宵好许多。

李恪一种人跟着人流,来到了一处灯会。只见高大的架子之上挂着各种各样,五颜六色,五彩斑斓的花灯。花灯的下面都挂着一张纸,纸上写着谜语。唐朝是不叫灯谜(灯谜一般认为是宋朝出现),应该是承继南朝的叫法,就叫谜语。

“三哥,那个你会不会?”李泰指着一个花灯。顺着李泰手指的方向,李恪看到了灯下面的谜语,“小时青青腹中空,长大头发蓬蓬松,姐姐撑船不离它,哥哥钓鱼拿手中。”当李恪看请下面的谜语之后,都不想和李泰说话。

“怎么了三哥,你也不会吗”李泰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他。

李恪摇了摇头,不想回答,见状李泰更加以为李恪不会了,于是李泰暗自把谜语记下,心想自己一定要解出来,好在父皇母后面前表演表演,让他们刮目相看。

喜欢大唐:不讲武德在贞观请大家收藏:大唐:不讲武德在贞观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