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主考官脸色惨白如纸,他知道大势已去,却仍试图做最后的挣扎。“圣上,老臣冤枉啊!老臣从未指使任何人威胁证人!这…这都是孙师爷自作主张,老臣毫不知情!”
孙师爷闻言,顿时慌了神,连忙磕头求饶:“圣上饶命!小人…小人是一时糊涂,受了张公子的胁迫,才…才做出这等糊涂事!求圣上开恩!”
张公子此刻已是面如死灰,瘫坐在地上,眼神空洞,仿佛失去了魂魄。他张了张嘴,想说些什么,却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。他知道,无论他再怎么狡辩,也无法改变既定的事实。
皇帝冷眼看着这几人丑态百出,心中怒火更盛。他猛地一拍桌案,震得殿内众人心头一颤。“好一个自作主张!好一个受人胁迫!你们真当朕是昏君不成?!”
顾长渊见状,再次拱手道:“圣上明鉴,这科举舞弊案牵连甚广,还需彻查到底,才能还天下学子一个公道。”
皇帝深吸一口气,努力压抑着心中的怒火,沉声道:“准奏!顾爱卿,此事就交由你来彻查!务必将所有涉案人员,一网打尽!”
“臣遵旨!”顾长渊领命,转身看向徐凛风,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。
徐凛风微微颔首,心领神会。他知道,这场斗争远未结束,他们接下来要面对的,将是更加强大的敌人。
夜幕降临,顾府书房内,灯火通明。
“大人,今日朝堂之上,您步步为营,真是精彩。”徐凛风一边为顾长渊斟茶,一边低声说道。
顾长渊接过茶杯,轻抿一口,眼神深邃。“这只是开始,真正的敌人还未现身。”
徐凛风眉头微皱,问道:“大人指的是……”
顾长渊放下茶杯,目光落在窗外漆黑的夜色中,缓缓说道:“张公子和陈主考官不过是棋子,真正操控这盘棋的人,还躲在暗处。”
他顿了顿,眼中闪过一丝寒芒,“明日,我会去拜访一位故人。”
残月如钩,悬挂在深邃的夜空中,将清冷的光辉洒向大地。顾府书房内,灯火摇曳,映照着顾长渊沉思的面容。
“大人,张公子背后的张家,以及与陈主考官勾结的周御史,都非等闲之辈。此番他们虽然受挫,但必然不会善罢甘休。”徐凛风的声音打破了书房的寂静。
顾长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,发出有节奏的声响,仿佛在思考着下一步的棋路。“你说得对,斩草不除根,春风吹又生。他们现在越是安静,就越是说明他们在酝酿着更大的阴谋。”
“大人打算如何应对?”徐凛风问道。
顾长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。“明日我会去拜访李尚书。”李尚书是当朝元老,德高望重,在朝中颇有影响力,也是张家和周御史的眼中钉。
翌日清晨,顾长渊便带着几份精心准备的文书,前往李府拜访。李尚书年事已高,早已告老还乡,深居简出,平日里谢绝一切访客。然而,当他得知来访之人是顾长渊时,却破例让管家将其迎了进去。
“顾大人今日前来,不知有何贵干?”李尚书虽已年迈,但精神矍铄,目光如炬。
顾长渊恭敬地行了一礼,将带来的文书呈上。“晚生今日前来,是想请李老大人过目一些东西。”
李尚书接过文书,仔细阅读起来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的眉头逐渐紧锁,脸色也变得越来越凝重。这些文书,正是顾长渊收集的关于科举舞弊案的详细证据,其中还包括了张家和周御史多年来的一些不法勾当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许久之后,李尚书放下文书,长叹一声。“想不到,老夫告老还乡之后,朝中竟发生了如此骇人听闻之事!”
“李老大人,如今朝中奸佞当道,蒙蔽圣听,晚生恳请您出山,匡扶朝纲,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!”顾长渊语气诚恳,眼神中充满了期待。
李尚书沉吟片刻,缓缓说道:“老夫年事已高,精力有限,恐怕……”
顾长渊知道李尚书的顾虑,立刻说道:“李老大人德高望重,只需振臂一呼,便可号召天下正直之士,共同对抗奸佞。您不必事事躬亲,只需坐镇后方,便可稳定人心。”
李尚书看着顾长渊坚定的眼神,心中不禁有些动容。他深知科举舞弊案的严重性,也明白顾长渊的良苦用心。
“也罢,老夫就豁出这把老骨头,再为朝廷尽一份力!”李尚书最终还是答应了顾长渊的请求。
顾长渊大喜过望,连忙再次拜谢。他知道,有了李尚书的支持,他们的胜算又多了几分。
离开李府后,顾长渊并没有立刻返回府中,而是径直前往城外的一处隐蔽的宅院。他推开院门,走了进去。
院内,一个黑衣人正负手而立,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到来。
“事情办得如何?”黑衣人问道,声音低沉而沙哑。
“一切顺利。”顾长渊答道。
黑衣人点了点头,说道:“接下来,就等着看好戏吧……”
顾长渊微微一笑,眼中闪过一丝寒芒。他知道,这场风暴,才刚刚开始。
突然,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院内的宁静。一个浑身是血的信使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,惊恐地喊道:“大人!不好了!……”
喜欢以谋为剑!从流亡少爷到权倾天下请大家收藏:以谋为剑!从流亡少爷到权倾天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