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眼间就到了十月二十七,因为第二天就是李二郎成亲的日子,所以徐曦几人都跟夫子请好了两天假,徐大江一家人在这天上午就收拾好东西回了青山村。
到了青山村的老宅,孙红早就把地龙生起来了,屋子里暖烘烘的,几人一路奔波,到了家里几人都回了房间稍作休息。
休息了大概半个时辰左右,几人就起身一起去了姥爷家里。此时,姥爷家里也热闹起来了,现在家家户户的条件都好起来了,也舍得在婚事上面多花银钱了。门上,窗户上都贴上了大红喜字,过来帮忙的妇人一边帮忙处理着食材,一边说笑着,好不热闹。
李姥爷家人看见徐大江一家来了,都热情的招呼着他们进屋。二舅母脸上洋溢着笑容,整个人显得神采奕奕,徐暖笑着说道:“二舅母这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,显得人都年轻了好几岁。”
二舅母笑着拍了拍徐暖,说道:“就你会说话。小嘴和抹了蜜一样甜,快去找桃花玩吧,都念叨你好几天了。”
这时候桃花也走过来了,说道:“表姐,你可是好久都没回来了,快跟我进屋来,看看我最近画的花样子可有进步?”
二舅母有些无奈的对李氏说道:“桃花这丫头,整天就知道捣鼓她那个花样子,别的事情是一点都不关心。”
李氏也笑着说道:“二嫂,你就别不知足了,桃花因为这个手艺为家中赚来多少银钱啊!”桃花每次卖了花样子和绣品都会给家中一些,然后自己留一些,这一年来确实为家中增添了不少的进项。二舅母听了李氏的话,又笑了起来,说道:“哪有你家暖暖厉害,小小年纪就赚来了这么大的家业,还为自己挣来了公主的封号。”
两人互相吹捧了一番,徐大江听着两人的吹捧,自己也插不上话,只能尴尬的站在一边。二舅母和李氏说了几句话后,就把李氏和徐大江领进屋里了,李姥爷和李姥姥正在屋中同年纪大一些的族亲说着话,看见李氏和徐大江来了,赶紧说道:“大江和秀娘回来了,快过来坐。”
李氏和徐大江坐在一边,听着他们商量着事情,有时候也出声提一下自己的意见。
另一边的徐暖也去了桃花的屋里,徐暖问道:“怎么没见到大表嫂呢?”
桃花笑了笑说道:“大嫂回娘家去了,等明天把二嫂接来的时候再跟着一起回来。”
徐暖点了点头,说道:“嗯,这也是人之常情。”
两姐妹又说了一会儿话,就听见外面招呼吃饭了,吃过晚饭,也没什么事情了,几个人就回家休息了。
第二天,天刚蒙蒙亮,一家人就去了姥姥家,姥姥家这时候也开始准备了起来。
李氏这个做姑姑的没有厚此薄彼,照例是给了十两银子的礼金,外加一匹布。徐暖也是依旧送给李二郎两块精油皂,两块儿肥皂,一盒口脂,还有一瓶香水。
吃过早饭,李二郎就出发了,他穿着新郎服,胸前戴着大红花,骑着高头大马,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,显得整个人精神抖擞。
李二郎喜气洋洋的骑着马走在前面中间跟着的是一顶花轿,后面还跟着一队唢呐班子,敲着锣打着鼓就往方村长家里走去,李二郎依旧是带着迎亲队伍将整个青山村和杏花村都绕了一圈儿,才来到了方村长家门口。
此时方村长家门口也站着不少看热闹的人,这一段时间也有不少的村民想跟李家结亲,但是没想到被方村长家近水楼台先得月了。不过想到李家还有五个儿子,其中除了李七郎,其他四个儿子都快到适婚的年龄了,看热闹的人们心思又活跃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