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卖家要求整个庄子的地一起卖,不分开一块块的零售,而且不能赊账,钱要一次结清,否则,宁可不卖。
宋婉梅算了算,三百多亩地,就是按中等田来算,那也得近一千五百贯才能买下。
这远远超过了她的预算,那牙行的牙人也道:“就是这条件比较棘手,不然这地也拖不到现在。”
本来买一亩上等田地,得花五六贯钱,若是有水源能浇灌的,还得六贯往上,一般的也就两三贯,刚开荒不久的,一贯钱也能买上一亩,但收成实在有限,还不及佃别人家的地种收来的多,所以一般很少有人买那下下等田,因为得不偿失。
宋婉梅想着,要不要找些人合伙,把地买下来,再把田地分了。
那牙人摇头道:“哎!看您是个实心想置产的,我给您交个底吧!
“这个庄子比较特殊,它田地的土层比较厚,土地也肥沃,只是地势比较高,多雨的年岁,自然是大丰收,但若遇上雨水少的年岁,那庄稼就会受旱灾,收不上多少粮食。
“可咱们榆林县偏偏十年里头有七八年就少雨,所以这个庄子就有些鸡肋,几年里头大丰收一年,其他的时候收成一般。
“所以主家才觉得花费精力管理它,不如把它卖了,买几个铺子收租金来的实在。
“曾有几个大户人家看上了这个庄子,也是因为它管理比较费事,所以才没有买卖成。
“您若是与人合伙买下来,那这地怎么分?里头的地有的好、有的差,谁都想要那几块好的,这不是又要起纠纷么!”
宋婉梅也陷入了两难,其它的地不是太远,就是太过贫瘠,要么就是没有这种大块的,总之,再没有一块看得上的。
但买下它吧,自己手头也没那么多钱,真是让人为难呐!
这时,陈掌柜突然让人送信过来,说是有人要来看那张拔步床,让他们有所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