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雪初融,去年互相攻伐的益州南部起义军和南蛮军,再度起事。
七十二洞南蛮部落共尊孟获为蛮王,祝融部祝融为南蛮大祭司,约为南蛮部族联盟。
之后与益州人民起义军首领李定达成约定,双方共同出兵进攻益州蜀帝刘焉。
传檄已至,兵甲齐发。
益州南部七郡皆反,巴郡土人部落为了不让自己太显眼,果断响应起义,起义军规模一度达到30万之众。
联军一路攻陷郡县,自益州郡直奔成都而来。
南部起义的消息如飓风刮遍益州,蜀帝刘焉遣大将牛辅和吴懿,各领兵三万驻守灵关道和僰道,以拒起义军。
牛辅与吴懿领命后星夜兼程奔赴各自驻地。
灵关道身处川西高原的大凉山深处,山高路险,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,但是大凉山中缺水,打探一番之后,牛辅退出灵关道,回到沫水(即大渡河)河湾处当道下寨,准备以逸待劳。
吴懿那边也迅速沿僰道布防,将兵力分散于各个要冲之处,其中重点照顾的就是僰道的泸江水(金沙江段)渡口。
起义联军在一开始攻略本地郡县之后,开始汇集兵力就遇到了麻烦。
“蛮王!你们南蛮军纪太差!请好好管教一番。”李支书李定再次传书孟获。
“夫人,本王凭什么要听他李定的?”
孟获不解,他们蛮族勇士,一生随性行事,何须他人点指。
“大王没注意到族人变化吗?”祝融不答反问。
“变化,什么变化?”孟获眉头一皱。
“算了,你想不通就别想了,按我说的做,传令各蛮王管好手下的士兵。”看他想了半天,没有下一句,祝融放弃了,一甩鞭子说道。
民族矛盾日久,也不是一时之间能解决的,李定支会孟获之后,倒是没有过度严苛,但是和孟获二人联名下令,不许袭扰百姓,违者不论汉蛮,军法处置。
“军长,益州大起义爆发了。”
长安,李大山收到了益州的消息。
“开始了吗?”严重自言自语,接着转头看向通信员,说道:“向军部汇报,另外陈兵褒斜谷。”
“是!”
“益州开战了?”没两天,黄平就收到了消息。
益州啊,想想史上的蜀汉,黄平都有些头疼该怎么打进去,那秦岭太特么大了。
“传令白虎军山地作战路,沿沔水入蜀作战,先把汉中门户拿下再说。”
严重得令后,即刻向还在南阳搞敌后工作的山地作战路,下达了入蜀命令,被搞得焦头烂额的袁术一愣,怎么家里面的老鼠消失了。
山地作战路混在商队里就下了荆州,哪里在乎袁术还惦记着他们哦。
下了荆州,混入山林,山地作战路的士兵第一次有如鱼得水的感觉,现在他们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山地作战路了。
而在益州这边,起义联军边起义边治理,加上整顿军纪之后,益州南部竟然有大治之象,当然,这是错觉,因为不稳定因素,全被李定和孟获等人裹挟进了军中。
牛辅和吴懿仗着地利优势坚守阵地,很是难打,双方一时间僵持不下,都在边打边开辟新战场,围绕灵关道和僰道,走出了无数小路,不过多是那种无法行军的道路,放放探子还行。
孟获心中焦急,便找祝融商议。
祝融道:“如今僵局若破,需出奇制胜。听闻敌军后方有小道可通其营寨背后,只是险峻异常。”孟获大喜,挑选精锐死士前去探寻。
与此同时,李大山率领的军队已在褒斜谷严阵以待,同样在子午谷汉军开辟的道路上安排了一营士兵,就等山地作战路入汉中帮忙,同时还派人沿着秦岭打探入蜀缺口。
他深知此战关系重大,若能奇兵天降、乘乱取利,那是最好不过。
“老二老三,你们营的同志聚集得如何了?”汉中西城县,一家茶肆角落里,六个人挤在一起嘘娃娃儿。
“差不多了。”其中两人回道。
“嗯,明天巳时三刻,城中吃饭?”一开始开口的纨绔问道。
“好。谢兄长。”其他人连忙道谢。
“报!”
汉中,太守府,一骑手持八百里加急令旗的传令兵直入议事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