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洁小说网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页
目录 | 设置
下一章

第189章 榜首状元(2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14.历代状元中,植物学成就最高的,是清代嘉庆二十年(1817年)丁丑科状元吴其濬(jùn,同‘浚’)。他一生历任多省巡抚,所至注意各地丰瘠与民生的关系,依据耳闻目睹,绘图列说,并辑录古籍中有关植物文献,成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》二十二卷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三十八卷,是中国19世纪一部重要的植物学专着。

15.历代状元中,最着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绍熙四年(1193年)癸丑科状元陈亮。他提倡注重事业功利有补国计民生的“事功之学”。提出“盈宇宙者无非物,日用之间无非事”的命题,和朱熹多次进行过义利、王霸关系的辩论。其学说独具体系,为永康学派的创始人。同时又是着名的文学家。

16.历代状元中,最嗜饮茶并对中国茶道研究作出贡献的是唐代元和九年(814年)甲午科状元张又新。他所撰《煎茶水记》一卷,评论各种泉水煎茶之优劣,是继陆羽《茶经》之后,中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着作。

17.历代状元中,唯一出使过东欧国家的外交使臣,是清同治七年(1868年)戊辰科状元洪钧。他于光绪十三年(1887年)奉命出使俄、德、荷、奥诸国,任外交使臣三年。他利用西方资料撰着的《元史译文证补》,开创了利用西方着作、资料研究元史的新纪元。

18.历代状元中,有据可考唯一被皇帝招为驸马的,是唐会昌二年(842年)壬戌科状元郑颢。他状元及第后七年,即大中三年(849年),被宰相白敏中作为驸马人选推荐给唐宣宗,尚宣宗之女万寿公主。

19.历代状元中,唯一在刚刚及第后即被皇帝下令处死的,是明洪武三十年(1397年)丁丑科南榜(或称春榜)状元陈?。因该科殿试录取的都是南方士人,遭到北方士人不满。明太祖朱元璋怀疑录取有私,大为震怒,竟下令将主考官及陈?等人一并处死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20.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,是太平天国癸丑三年(清咸丰三年癸丑,1853年)女科状元傅善祥。

21.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文字参加科举考试得中状元的,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(1173年)癸巳女真进士科(又称策论进士)状元徒单镒,为女真族人。他参加科举考试是用女真文字。

22.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,是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甲辰科状元刘春霖。他状元及第次年,即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,慈禧太后即下诏停止科举,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末科状元。

23.历代状元人数最多的是唐朝。自高祖武德五年(622年)壬午科,至哀帝天四年(907年)丁卯科,285年间,科举考试几乎每年一次,约产生状元270人。在《登科记考》、《玉芝堂谈荟》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,有140余人。

24.中国历史上,一届科举考试中由同一地区包揽前三名发生在明朝建文二年,来自江西吉安府的胡广、王艮和李贯包揽了一甲前三的状元、榜眼、探花。永乐二年则诞生了一个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科举奇迹:同样是来自江西吉安府的才子们包揽了此次科举考试前七名!

25.中国历史上,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省,是清代的江苏省。从顺治四年(1647年)丁亥科武进籍状元吕宫,到光绪二十年(1894年)甲午科南通籍状元张謇,247年间,共产生状元49人。

26.中国历史上,一朝之中在较短时间内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县,是南宋时期的永福县(今福建永泰)。自乾道二年(1166年)丙戌科,至乾道八年(1172年)辰科,七年之间,连续产生萧国梁、郑侨、黄定3名状元。

27.历史上产生兄弟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唐朝,共有张式(兄)、张正甫(弟)等兄弟状元19人。

28.历史上产生父子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北宋,共有张去华(父)、张师德(子)等父子状元6人。

29.历代兄弟状元中,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,是唐咸通十四年(873年)癸巳科状元孔纁(兄)和唐乾符三年(876年)丙申科状元(弟)孔缄。兄弟二人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。30.历代父子状元中,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,是北宋开宝二年(969年)已巳科状元安德裕(父)和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壬申科状元安守亮(子)。父子二个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。

31.历代状元中,最早开始从事实业活动并取得巨大成就的,是清光绪二十年(1894年)甲午科状元张謇。他于及第后次年(1895年)即从事实业活动,先后办起数十个企业及大批社会事业,影响遍及全国,被誉为“中国之大教育家、大实业家”。

32.历代武状元中,唯一参加过两科考试,先中探花后又考中状元的,是清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庚辰武科状元马全。马全初名为马王泉,于乾隆十七年(1752年)曾参加一次武科进士考试,并在殿试中得中一甲三名(探花)。后因在任职期间与同僚发生矛盾,被削夺官职。为洗刷耻辱,他更名为全,决意再次夺取功名,终于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在武科进士殿试中得。

33.历代状元中,最年轻的状元是唐大中五年状元封开人莫宣卿,高中时仅17岁。

34.历代状元中,有史可查的最年老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,一直考到70多岁,才因一偶然机会毛遂自荐,成了状元。嘉庆年间,杭州人王严,以80高龄中试,但未及殿试就死了,不然的话他也许会打破尹枢的纪录。

35.历史上唯一一次同年文武两状元均为同一个地方举子,发生在北宋熙宁九年(1076年),福建路兴化军(今莆田市)的徐铎和薛奕分别高中文武状元,宋神宗得知大魁天下的文武状元乃是同乡时,不由龙颜大悦,特作诗以赐,诗曰:“一方文武魁天下,四海英雄入彀中。”

36.历代状元中、在今天地位最高的,当属宋度宗咸淳四年(1268年)戊辰科状元陈文龙(福建莆田人),明永乐六年(1409年),朝廷封陈文龙为“水部尚书”;清乾隆四十六年(1782年)皇帝加封陈文龙为镇海王,是福州城隍庙神。

37.在历代状元中、第一个、也是唯一一个因为诗赋被罢免的状元,为梁开平元年(公元907年)状元莆田人徐寅,因梁太祖指其《人生几何赋》中“一皇五帝不死何归”句,要其改写,徐寅答“臣宁无官,赋不可改”,梁太祖怒削其名籍。

38.历代科举唯一一次“四异”同科,为绍兴八年(1138年),莆田人黄公度(1109年—1156年)殿试进士第一名为榜魁(状元);陈俊卿(1113年—1186年)第二名为亚魁(榜眼);林邓七十三岁,为榜尊;龚茂良(1121年—1178年)十八岁,为榜幼。时称“四异”同科。又,黄公度与陈俊卿,又被称为“魁亚占双标”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39.历代科举第一个,也是唯一一位女状元—傅善祥,清朝太平天国时期,20岁的女子傅善祥参加太平天国组织的科举考试而成为了女状元,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位女状元。

40.历史上最幸运的状元—彭时,历史上他是位为官正派,秉公办事,敢于直言的首辅高官,而他的经历却不得不说是状元当中十分幸运的。彭时高中状元已是天下读书人当中属最好运的了,然而更好的运气一直在笼罩着他。明正统十四年,发生“土木堡”事变,明英宗当了俘虏,随同出征的大多数将士不是战死,就是自杀殉国。当时朝廷面临着官员严重短缺的大难题,于是打破常规,召33岁官职仅为七品修撰的彭时入阁,担任兵部尚书。中状元第二年就入阁参预大政,前此未有,然而更幸运的还在后面。彭时在朝中没有经验,兵部尚书很快就被免去,降为五品编修。天顺元年(公元1457年),发生了“夺门之变”,明英宗复辟成功,重登帝位,“一朝天子一朝臣”,原先的大臣不是被杀,就是被流放边疆,而彭时遭受过前朝的免职降级处分,这样的人重进内阁,加以重用,必然心存感激。于是当即任命他为兵部尚书,第二天就入阁办事,同时兼翰林院学士。彭时再次因祸得福,一步登天。

41.全国状元分布最密集的县-吉安府吉水县,十里之内出过5个状元,这也造就了庐陵(吉安府)“隔河两宰相,十里五状元”的美誉。

42.1300年的科举,共有连中三元的状元13名,大约100年才有一个。

————

大器状元

王维

诗、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(731年)辛未科状元王维。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,其诗歌艺术被赞为“自李(白)杜(甫)而下,当为第一”。其绘画被推崇为“南宋绘画之祖”,着名文学家苏东坡称赞王维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,而明代着名画家董其昌则称“文人之画,自王右丞(王维)始”。

柳公权

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(808年)戊子科状元柳公权,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“颜柳”。他精于楷书,也擅长行草书。历史上把他和欧阳询、颜真卿、赵孟頫合称为“楷书四大家”。其书碑有《玄秘塔碑》、《金刚经》、《神策军碑》为最着,书迹有《送梨贴题跋》,对后世影响很大。

张又新

对中华茶道研究贡献最大的是唐代元和九年(814年)甲午科状元张又新。他所撰《煎茶水记》一卷,评论各种泉水煎茶之优劣,是继陆羽《茶经》之后中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着作。他还是“连中三元”(在三次大考中都得第一名,即“解元”、“会元”、“状元”三顶桂冠都摘取了)的科举奇才,历史上“连中三元”者连他在内仅有17人!

王溥

史学成就最高的是五代后汉乾佑二年(949年)己酉科状元王溥。他编撰了《唐会要》一百卷,及《五代会要》三十卷。这两套书不仅史料丰富,而且正式建立了会要体分类编纂的体例方法,为后世效仿。这一贡献被《四库提要》称为“厥功甚伟”。

张孝祥

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(1154年)甲戌科状元张孝祥,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。其词风追踪苏轼,气概凌云,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,对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。

陈亮

最着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绍熙四年(1193年)癸丑科状元陈亮。他提出“盈宇宙者无非物,日用之间无非事”的命题,并和朱熹就义和利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过多次辩论。他的学说自成体系,为“永康学派”的创始人。同时又是着名的文学家。

文天祥

最为后世敬仰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佑四年(1256年)丙辰科状元文天祥。他21岁考中状元,后官至丞相。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,被誉为“状元中的状元”。其代表作有《正气歌》与《过零丁洋》,其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诗句,是古诗中传诵率最高者,激励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人。

杨慎………等等。

————

男女平等,尊重历史。

女状元

中国历史上曾出了女皇帝武则天,但女状元几乎没有。传说中女状元倒不少:清乾隆年间,女作家陈瑞生创作了一部长篇弹词《再生缘》,词中女主人公孟丽君女扮男装赴考连中三元,钦点状元郎,官拜兵部尚书,举贤任能平寇保疆,18封相的传奇女子;明代《四声猿》杂剧中的《女状元》描写了一个叫黄春桃的姑娘女扮男装考中状元的故事……当然,这些“花木兰”式的女状元都是文艺作品中塑造的人物;历史上第一位被人们称作“女状元”且流传甚广的则是古临邛(今四川省邛崃市)人黄崇嘏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据《玉溪编事》《十国春秋》载:五代十国王建父子称帝时期,蜀国临邛出了个女诗人叫黄崇嘏。她童年丧失父母,但天资聪颖,为了外出方便,自幼女扮男装,勤学苦读,琴棋诗画,无一不精。唐僖宗江文德元年(公元888年),王建带兵攻下临邛,后去成都,留下幕客周痒守城。一次,黄崇嘏燃“井火”(即天然气)夜读,不慎失火毁屋,被打入县大牢。为求脱祸,她赋赞诗一首呈献周庠:“偶辞幽隐住临邛,行止坚贞比涧松。何事政清如水镜,绊他野鹤在深笼”。

周庠见诗中“政清如水”的赞语大喜爱其才,怜其年轻,便把她释放留置府中,后调她至成都任幕中司户参军。府中上下均不知其为一弱女子。周庠后提出要招赘她为婿,黄崇嘏婉谢不允,乃赋《辞蜀相妻女》诗,后四句为:“立身卓矣青松操,挺志坚然白壁姿。幕府若容为坦腹,原天速变作男儿”。坦露真相后,辞职还乡隐居。时人敬慕她的才华,称之为“女状元”。明代徐渭的《女状元》一剧,都是根据黄崇嘏故事编写的。至今,邛崃市火井乡崇嘏山上仍保存着“王蜀女状元黄崇嘏之墓”。

严格说,历史上真正参加科考而成为“女状元”的只有太平天国时期20岁女子傅善祥。《清稗类钞·考试类》记载:科考中一道题目取自《论语》的“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”。傅善祥一反众议,“力辟‘难养’之说,引古来贤女内助之功”大举女性之作为,抨击了封建大男子主义及孔子歧视妇女的错误观点。傅善祥在当时的环境下敢于反对“男尊女卑”谬论,敢于批驳“千古圣人”孔子的定论,其精神,其勇气,深受洪秀全赞赏,亲自选定她为状元,并与她戴上花冠,穿上礼服,在锣鼓喧天声中游街三天,出尽风头。

喜欢凡人成长指南请大家收藏:凡人成长指南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