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环干脆成立了一个学社,他们几个时不时聚在一起交流自己的观点,有时候兴致来了,还会辩上一辩,不少学子都会被吸引过来。
有次他们动静闹得大了,连夫子都过来给他们当裁判,自此他们的学社也越来越出名,加入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。
不过贾环他们还是加了限制,总不能让什么人都进来,那些品性不好的,只想着混日子的自然也不要,不过只要品性好,肯上进,他们不论成绩如何都会收。
而且,在他们学社里,不分派别,无论是寒门子弟还是高门贵子都不重要,只交流学问,所以学社的成立多多少少削减了两个派别之间的矛盾。
夫子们知道后乐得促成此事,有时候还会抽身在学社当裁判,学社每隔一段时间便会组织辩论,胜利的人还会有奖励,当然,就算没有他们也乐得参加,想借此在国子监的夫子面前留个好印象。
自此,国子监的各种学社也开始宣传,其他诗社、棋社等虽不如贾环等人组的学社出名,但也有不少爱好者加入,国子监的气氛越发和谐。
贾环参与了不少场答辩,从一开始表现一般到如今小有名气,也算是不小的进步了,而且他的观点新颖,总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,虽不比国子监那几个学霸出名,但也颇受其他学子追捧。
他在国子监的生活越发充实了起来,从以前的格格不入到如今的如鱼得水,多了些对国子监的归属感,身边多了不少观点相似的同窗好友。
贾环的变化覃明月看在眼里,她自然是骄傲的,她出来金钱上不亏待,但再多的东西她也给不了了,好在还有个林如海这样的师傅带他,不然贾环往后就算考上功名了,在朝中无人,必然会比旁人艰难。
贾探春如今也沉迷于赚钱,覃明月只需要提点一些,不用太操心,一双儿女都各有各的路要走,陪在覃明月身边最多的也就只有年纪还小的牛娃子了。
牛娃子虽然脑子没这么活络,但却是个孝顺乖巧的孩子,陪在覃明月身边也很贴心。
覃明月如今已经知足了,毕竟几个孩子都挺好的,她不用怎么操心,挣的钱也够花,甚至连金大腿也抱上了。
如今咸鱼一些好像也没什么。
今年天气冷得早,她也就早早带着孩子回来庄子上过冬。
庄子上的冬天要比其他地方热闹许多,覃明月的庄子上人多了不少,小孩也多,在外头玩雪的孩子吵吵闹闹,给庄子添了不少生气。
覃明月一时兴起,收了庄子上的人上山摘的山楂,制作了很多冰糖葫芦,将冰糖葫芦插在雪地里,招来了不少小孩子。
“哇!糖葫芦!”
“好好看!”
覃明月大手笔,在路两边插满了糖葫芦,看着颇为壮观。
“今年糖葫芦管够,大家随便吃,但有一个条件,一人吃完了再拿,不能贪心,不然下次可没这种好事了,”覃明月跟他们讲了规则,之后才开始给她们分发糖葫芦。
孩子们一个个激动得面色通红,他们其实日子过得也不差,但糖贵,一年到头能吃两三次就不错了,没想到如今人手一串糖葫芦,可把他们高兴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