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楚永和年间,文道跟科举那可是紧紧绑一块儿的,文道显圣,科举通天。
读书人靠科举往上爬,凝聚文气,就能有各种神奇本事。
身上有了文气,能辨真假、化形护体,厉害的还能言出法随。
在这个以文为尊的年头,贾府作为名门望族,对自家子弟的文道修行,那是相当重视。
今儿个,荣国府里气氛压抑得很,乌云黑得跟墨似的,沉甸甸地压在府邸上头,感觉随时都会塌下来。
贾府的祠堂,更是被这股压抑劲儿笼罩着,阴森得慌。
“哼,你这没规矩的小孽种,还敢跟宝玉顶嘴?也不瞅瞅自己啥身份!”赵姨娘那声音又尖又利,跟刀子似的,划破了祠堂里的死寂,
“来人呐,把这小畜生给我拖到祠堂去,让他好好反省反省!”
几个小厮哆哆嗦嗦地走上前,架起贾环就往祠堂拖。
贾环使劲儿挣扎,小脸憋得通红,大声喊着:“放开我!我没错!是宝玉他……”
话还没说完,就被赵姨娘狠狠瞪了一眼,后半句硬生生给憋回去了。
贾环被扔到祠堂的蒲团上,膝盖重重磕在地上,疼得他倒抽一口凉气。
“给我老老实实地跪着,没我的话,不准起来!”赵姨娘扔下这话,转身就走,那裙摆晃得都带着气。
贾环看着赵姨娘走了,心里头满是不甘和委屈。他咋也想不明白,同样是贾府少爷,自己咋就总被这么对待?就因为自己是庶出,生母还是赵姨娘这样的?
祠堂里,烛火被风吹得晃来晃去,昏黄的光把贾环孤单的影子拉得老长。
周围摆着贾府历代祖先的牌位,在这忽明忽暗的烛光下,显得特别肃穆。贾环跪在蒲团上,膝盖早就麻了,可心里头就跟有团火在烧,咋都平静不下来。
夜越来越深,安静得很,只有祠堂外的风呼呼地刮,像是在哭诉着啥。
贾环抬起头,眼睛不经意扫到旁边的祭器。那是个挺古朴的铜鼎,上面刻满了奇怪的纹路,在烛光下隐隐闪着奇异的光。
贾环一下子来了好奇心,凑过去看。他手指刚碰到铜鼎,一股强大的力量“唰”地就把他吸进去了,他眼前一黑,直接昏了过去。
等贾环再醒过来,发现自己在一个特神秘的空间里,四周全是浓浓的文气,这些文气就跟有生命似的,围着他转。
再看那铜鼎上的纹路,变得清楚得很,还闪着金光,组成了一篇古老的文字。
贾环眼睛一下子瞪大,又惊又疑。他试着去读这些文字,没想到一股信息流“嗖”地就冲进他脑袋里,居然是失传好久的《韩非子·孤愤》残篇。
同时,他还感觉到祠堂地下有文气在偷偷流动,好像在守着啥秘密。
“这到底咋回事啊?”贾环小声嘀咕着,心里又兴奋又紧张。他觉着,自己的命可能要变了。
突然,贾环只觉得眼睛一阵刺痛,然后就看到了些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。
他发现祠堂地砖渗出血液,仔细一瞧,这不是人血,而是朱砂混合鲛人脂弄出来的特殊玩意儿。
这一下,可把他惊到了,这祠堂里到底藏着啥不为人知的秘密?
贾环强忍着心里的害怕和疑惑,开始到处找线索。
他发现地砖上渗血好像有规律,而且这规律跟他刚领悟的文道知识还有点关系。他顺着血迹的方向找,发现有块地砖有点松。
贾环费了好大劲儿撬开地砖,下面有个暗格,暗格里藏着本泛黄的古籍,封面上写着《贾府秘史》。
贾环小心翼翼翻开古籍,里面记着好多贾府不为人知的事儿,其中就有十二年前活祭过一个庶子,这事儿可太惊人了。
“原来是这样……”贾环又气又悲,他咋也没想到,贾府看着风光,背后居然藏着这么黑暗的秘密。他下定决心,一定要把这事儿都抖搂出来,让真相大白于天下。
就在这时候,祠堂外传来脚步声,贾环赶紧把古籍放回暗格,盖好地砖,跑回蒲团假装跪着。
门“吱呀”一声开了,一个人影走了进来……
天刚蒙蒙亮,头一缕光好不容易穿过厚厚的云层,照在贾府的族学。
那雕梁画栋的屋檐下,读书声一阵接着一阵,可听着却有点压抑。
贾环从祠堂出来后,一整晚都没睡,脑子里全是昨晚的那些发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