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娘亲。”李应淮心不在焉的,好一会才发现沈云舒站在他的旁边,他手上拿着李聿安给他的册子,漫不经心地翻看着,觉得都差不多,没什么区别。
这个活泼些,那个温柔些,这个文静些,那个好动些。不过都是一样的,知书达理,落落大方,一样的会管理中馈。
“怎么不翻了?”沈云舒笑眯眯的,她还没看够呢,看着看着就看到熟人了,京城就这么大,这个的侄女,那个的外甥女,这个的表侄女,那个的远房堂妹。
“我。。”李应淮红了脸,都不知道要说什么了。
“你也快二十岁了。”沈云舒说道,“会想女孩子也很正常。”
“没有,娘亲。”李应淮合上了册子,直直地站了起来,椅子在地板上拖出好长的声音,有些刺耳,“你误会了,我没有想,是,是爹爹说想看我成亲。”
沈云舒挑挑眉,拿过案桌上的册子,继续翻看着,都是好姑娘,大部分都下场考过功名,有一两个还在准备接下来的科举呢。李聿安还真敢选,把这些考上功名的女孩子又困到后院去。
“淮哥儿。”沈云舒是不赞同孩子这么早成婚的,不成熟,也许刚开始一两年感情还不错,毕竟都是小年轻,等慢慢长大,三观长成,矛盾就开始凸显,最后闹得个兰因絮果,何苦。
李应淮看着沈云舒,“娘亲想说什么?”
“其实这个事情,你可以不听你爹爹的。”沈云舒内心其实是有些窃喜的,尽管她觉得自己对不住李聿安,她后悔给李聿安下药,但是李聿安在这个时候离开,最好。
皇帝做久了,容易独裁,也会越来越疑心。
李聿安这个时候,正正好,没有开始膨胀,还在虚心学习,是真心地治理国家,为百姓着想。但时间久了,他就会觉得他辛苦了这么多年,享受一下怎么了?
殷纣王在位期间,曾命令工匠用象牙为他制作筷子。
这一行为引起了箕子的担忧,因为箕子预见到,随着象牙筷子的出现,纣王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将会发生改变,从而可能导致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扭曲。
箕子担心,纣王可能会放弃简朴的饮食,转而寻求更加奢华的美食,如山珍海味,甚至可能抛弃原有的居住环境,追求更高档的楼阁和宫殿。这些变化最终可能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和国家的灭亡。
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,小的欲望如果不加以克制,最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。
皇帝可能觉得自己今天不过是穿了一件比以往好一点的衣裳,吃了比以往好一点的饭菜,只不过是念及旧情,放过了一部分人,这个会说好话的臣子不过是犯了一点小错。
李聿安还没有出现这样的行为,所以他留给淮哥儿的是国泰民安,国库充盈的大启。
“可是爹爹。”李应淮心里是有些不愿的,他不想随随便便就开始夫妻生活,不想随随便便就找个人朝夕相处,但是他想满足爹爹的最后的愿望,想让爹爹看到自己成家。
“娘亲知道。”沈云舒平静地看着李应淮,“可是淮哥儿,婚姻不是儿戏。”李应淮可以脱身,不喜欢这个太子妃,还能有其她的妾室,甚至可以废掉原配。沈云舒拿起那本册子,可这个读了十年书,鼓起勇气去科举的女子,一辈子都走不出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