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去秋来,又到了农忙的时候,姜月屋后开垦出来的菜地秃了好大一片。
除了辣椒苗依旧翠绿的挺立的田地中,番茄,西瓜秧,还有甜瓜秧,早已不见踪影。
原本青色的棉铃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绽放出雪白柔软的花絮,一朵朵,一瓣瓣,盛放枝头。
秋日的早上已经有些凉意,怕冷的妇人们已经换上略厚一些的衣衫,一个个挎着篮子,在田间摘取棉花。
棉叶经过一夜露水的浸润,承托着棉花的那部分棉叶变得潮湿,这时候摘取,就不用担心棉叶碎在棉花里,把原本雪白的棉花粘上不好去除碎叶。
农家人一年到头就没个闲的时候,一大早把棉花摘下后,他们还要赶着去割豆子,割芝麻,这些作物最好也要赶在日头大的时候收割。
省的豆荚受到外力的触碰炸开。
豆子拉回来放到院子里就成,晒上几个日头用石磙略微一碾,豆粒就脱落的干干净净,
不管是豆杆还是芝麻杆都是燃火的好材料,田舍之家的人那是一点也不舍抛费。
秋收的时候,姜月原本想着也去田里帮忙干活,也好快些把农作物都收进场。
姜来福和老太太却是摆手让她莫要管这些,只管把屋后的棉花收拾妥当,再把猪伺候好就成,这些事,她们不几日就干完了。
果然,家里的田地从收,到豆子和芝麻进仓,半个月功夫都没有。
天越来越冷,棉花也收的差不多,棉树上还剩下一些未开的小棉铃,按照往年的天气,种麦之前必有一场大雨。
姜月便组织村民们把棉花连根一起拔了,由着它自个慢慢张开。
赶在下雨之前又把地里最后剩下的辣椒秧一起拔了。
看着院里堆了一大堆发育不良的辣椒,姜月忙叫住一起拔辣椒秧的村民们。
“叔伯婶娘们,这么些辣椒家里也吃不完,有劳大家伙了,每人带些回去晚上也能添个菜。”
往鹤来酒楼的供货,好几日前就同徐掌柜说明辣椒要罢园了,这些辣椒品相不好,产量也不高。
“又便了月娘的好东西,上次那些番茄拿回家,家里的娃儿们喜的什么似的。”就有妇人笑眯眯道。
姜月听她提起半月前拔番茄秧的事儿,也微微一笑,并不接着这个话往下说。
番茄并不禁放,那些罢园的小番茄与其藏着放坏,还不如分与村民们做人情,姜月心里自有一本账。
送走了帮忙干活的村民,姜月和小蝶把剩下的辣椒都收拢起来,装进筐子里。
放在地上的时候犹不觉,这装起来竟又装了六七藤筐。
“大姐,这么些辣椒,咱们可得尽快吃完,放坏了多可惜。”
“无妨,咱们像腌酸菜一样,把它腌制起来就成,若做得好,说不定年夜饭还能添道腌辣椒呢。”
说干就干,两人拿过一个箩筐就开始挑拣辣椒,姜月大致说了一遍啥样的辣椒腌起来最禁放。
没有破损,虫洞,这是主要的,小蝶认真记着姜月讲的几个要点,细细挑选起来。
姜月见小姑娘认真挑选起辣椒来,抬头看看天色,也没啰嗦小蝶,自个去了灶房开始做饭。
晚上家里人收拾完地里的根茬回来,听说姜月要腌辣椒,吃过饭,搬个小板凳也加入挑选辣椒的队伍。
人多力量大,不多会儿剩下的辣椒就都挑选完了。
恰好二日日光晴好,姜月生怕这几日落雨,也不耽搁,吃过早饭便开始清洗辣椒。